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室宗庙(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

  [复制链接]
春天 发表于 2012-9-20 0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
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为例
张晖
2012-5-29 23:38:19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11年4期
  作者简介:张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从明遗民钱澄之的晚年著述入手,分析钱澄之如何微妙地游移于诗歌、文、尺牍、墓志铭、史书等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分层次地展现或掩盖其晚年的遗民心境。在不同的文体中,钱澄之刻意表露其不同的面貌。诗歌、尺牍、墓志铭以及不能刊行的史书《所知录》,在表达遗民心境的强度上是递增的。在他所有的著述中,越是私密性的文体,表露其遗民心境越多,力度越强;而越是具备交际性的公开的文体,就越不能展现其遗民心境。

  关键词:文体/遗民心境/钱澄之

  遗民心态的探讨,是明遗民论题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学界对于遗民的群体心态与个人心态,都有深入的研究。研究群体心态的,多侧重综合利用明遗民的文集和各类档案、地方志、笔记等①;研究个体心态的,则多侧重运用具体遗民的诗歌或个人著述②。本文将集中探讨明遗民钱澄之(1612-1693)的晚年心境,亦属个人心态研究的范围,但在问题的进入和史料的运用上,欲另辟一途径,拟从钱澄之晚年著述中的不同文体入手,分析钱澄之如何微妙地游移于诗、文、书札、史书等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分层次地展现或掩盖其晚年的遗民心境,并希望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部分揭示明遗民在著述文体与心境展现之间的微妙关系。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晚号田间,桐城人。年青时全力事功,晚年退而著述,是明清之际重要的诗人和学者。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身在江南的一介书生钱澄之,奋然投笔从戎。之后的二十年,他一直在江南、福建、两广等地坚持以各种方式抵抗清政府。具体来说,自顺治二年(1645)至顺治八年(1651)追随南明的隆武(1645-1646)、永历(1646-1662)二朝抗清,曾任隆武朝延平府推官,后任永历朝礼部精膳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迁编修,管制诰,一度与闻永历朝的中枢大事。1650年桂林兵败后,脱离永历朝廷,并于1651年返回家乡。后在江南一带开展复明运动,直至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郑成功去世,方才偃旗息鼓④。康熙三年(1664),钱澄之重返二十年前追随隆武帝抗清之地福建,不意昔日抗清重地已天翻地覆,士人、黔首对二十年前的旧事多已忘却。心灰意冷之下,钱澄之于康熙七年(1668)从福建返回老家桐城,之后以遗民自处①。

  自此,钱澄之便主要在家著述,从五十七岁直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以高龄八十二岁去世。在此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钱澄之除在家乡著述外,也外出结交官吏,行迹曾至京师、苏杭和武昌等地。除谋食之外,钱澄之更希望借助官员之手,刊行自己的著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干谒或游幕的同时,钱澄之一直小心翼翼地护持其遗民的气节与身份。史学家陈垣(1880-1971)早就指出高寿遗民保持气节之不易,他注意到明遗民吴中蕃(1618-1696)几乎晚节不保而最终悬崖勒马的情况,感慨道:"噫!遗民易为,遗民而高寿则难为。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老而嗜利,则有委曲迁就者矣。"⑤

  钱澄之亦是高寿遗民的一员。他在放弃抗清之后的二十五年中,努力维持其遗民气节,其间有着大量难以言说的坚韧、复杂与微妙。而本文即想从其著述文体入手,深入讨论他晚年的复杂心境。

  一、诗歌中的遗民心境

  钱澄之晚年撰写的诗歌基本已收入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行的《田间诗集》。《田间诗集》所收诗起于顺治八年(1651),迄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共二十八卷。而康熙七年(1668)以后所撰诗起于第十五卷,其卷数恰好占《田间诗集》的一半,约七百馀首。此七百馀首诗中,极少遗民心境的出现。1668年,钱澄之刚刚从福建返回故乡桐城,心灰意冷之馀,故诗中多涉老、病,如云:"雄思侧眼青霄近,老态低头白昼眠。"(《赠汪子伦》其一)"酒兴减因豪太过,病根伏到老才知。"(《赠汪子伦》其二)"老卧沧江万虑灰,天心人事迥无猜。"(《闻雷》)亦感叹日常生活的艰难:"米贱僮还思继粟,菜香吾岂叹无鱼。"(《陵阳杂诗》)而回首往昔,自然空幻如梦:"往事已成庄叟梦,同人犹话义熙年。"(《宿张慎庵舫亭》)此时的钱澄之确已心灰意冷,筑屋名乐易堂,自号田间,专心田园生活。自此诗中多交游、唱和、田园、行旅之作。清水茂认为钱澄之晚年诗与早年诗相比,"社会批评性渐渐地减少,应酬诗增加了"⑥,确属实情。

  康熙十一年(1672)冬,时年六十一岁的钱澄之赴京师,寓龚鼎孳(1615-1673)处,流连一年之久,直至龚鼎孳翌年去世。时距甲申之变已近三十年,故国遗老,目睹巍峨宫阙,岂能无慨?但钱澄之刚刚抵达京师时,情绪似乎极为平静,一直到次年(1673)上元节,情绪才突然爆发。《癸丑上元登白塔寺》诗曰:

  寺传辽后旧妆台,为放游观趁伴来。南苑冰澌流渐漫,西山雪尽翠新堆。红楼下见端门近,紫禁平临金殿开。举目故宫浑未改,伤心一倍黍离哀。⑦

  当时钱澄之偶过白塔寺,本乘兴而来,以游人的身份入寺访古。颔联是诗人登塔之后,放眼所及北京冬日之景物。白塔寺位于阜成门内,颔联所见景物先南方,后西方。颈联则是诗人回头,再看向东边的紫禁城,不免枨触百端,遂以过周室宗庙、彷徨不忍去的前朝士大夫自居⑧。钱澄之随后又过煤山,赋《煤山》诗云:

  玄武门通一水环,君王遗恨满煤山。廷争未必南迁谬,驾出犹闻夜阻还。沧海日沉长此暗,青天龙去有谁攀。即今御苑伤心地,草渍啼鹃旧血斑。⑨

  登临白塔寺时所见景物,已触及钱澄之隐藏多年的遗民心事,迨行至煤山,遂一发不可收拾。煤山为二十九年前崇祯帝自缢之处,也是明遗民诗集中常出现的伤心之地。此诗首句写煤山之地理位置,次句言崇祯自缢事,"遗恨"带出颔联所说的"南迁"。先言"廷争",1644年2月,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庶子李明睿等建议朝廷南迁凤阳或南京,内阁极力反对⑩。而以随后的情势来看,南迁或可使明室延长国祚,这就是"未必谬"。"驾出犹闻夜阻还",似指崇祯帝于3月18日夜逼周后自缢后,携太监王承恩等数十人易服出东华门的事情。当时崇祯帝至齐化门(今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等处,均不得出。后至安定门,城门坚不可启,乃折返宫内(11)。假若崇祯帝当时能突围而出,天下或将是另外一番情势。以上二事,对钱澄之等遗民来说,皆所谓"恨"事也。颈联以"沧海日沉"、"青天龙去"两个意象来固定和深化其所"恨"。诗歌至此,已痛苦之极,但仍是述往事。末联则转至当下,写其本人伤心之态,表露其遗民心境。



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为例
张晖
2012-5-29 23:38:19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11年4期
  作者简介:张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从明遗民钱澄之的晚年著述入手,分析钱澄之如何微妙地游移于诗歌、文、尺牍、墓志铭、史书等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分层次地展现或掩盖其晚年的遗民心境。在不同的文体中,钱澄之刻意表露其不同的面貌。诗歌、尺牍、墓志铭以及不能刊行的史书《所知录》,在表达遗民心境的强度上是递增的。在他所有的著述中,越是私密性的文体,表露其遗民心境越多,力度越强;而越是具备交际性的公开的文体,就越不能展现其遗民心境。

  关键词:文体/遗民心境/钱澄之

  遗民心态的探讨,是明遗民论题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学界对于遗民的群体心态与个人心态,都有深入的研究。研究群体心态的,多侧重综合利用明遗民的文集和各类档案、地方志、笔记等①;研究个体心态的,则多侧重运用具体遗民的诗歌或个人著述②。本文将集中探讨明遗民钱澄之(1612-1693)的晚年心境,亦属个人心态研究的范围,但在问题的进入和史料的运用上,欲另辟一途径,拟从钱澄之晚年著述中的不同文体入手,分析钱澄之如何微妙地游移于诗、文、书札、史书等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分层次地展现或掩盖其晚年的遗民心境,并希望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部分揭示明遗民在著述文体与心境展现之间的微妙关系。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晚号田间,桐城人。年青时全力事功,晚年退而著述,是明清之际重要的诗人和学者。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身在江南的一介书生钱澄之,奋然投笔从戎。之后的二十年,他一直在江南、福建、两广等地坚持以各种方式抵抗清政府。具体来说,自顺治二年(1645)至顺治八年(1651)追随南明的隆武(1645-1646)、永历(1646-1662)二朝抗清,曾任隆武朝延平府推官,后任永历朝礼部精膳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迁编修,管制诰,一度与闻永历朝的中枢大事。1650年桂林兵败后,脱离永历朝廷,并于1651年返回家乡。后在江南一带开展复明运动,直至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郑成功去世,方才偃旗息鼓④。康熙三年(1664),钱澄之重返二十年前追随隆武帝抗清之地福建,不意昔日抗清重地已天翻地覆,士人、黔首对二十年前的旧事多已忘却。心灰意冷之下,钱澄之于康熙七年(1668)从福建返回老家桐城,之后以遗民自处①。

  自此,钱澄之便主要在家著述,从五十七岁直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以高龄八十二岁去世。在此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钱澄之除在家乡著述外,也外出结交官吏,行迹曾至京师、苏杭和武昌等地。除谋食之外,钱澄之更希望借助官员之手,刊行自己的著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干谒或游幕的同时,钱澄之一直小心翼翼地护持其遗民的气节与身份。史学家陈垣(1880-1971)早就指出高寿遗民保持气节之不易,他注意到明遗民吴中蕃(1618-1696)几乎晚节不保而最终悬崖勒马的情况,感慨道:"噫!遗民易为,遗民而高寿则难为。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老而嗜利,则有委曲迁就者矣。"⑤

  钱澄之亦是高寿遗民的一员。他在放弃抗清之后的二十五年中,努力维持其遗民气节,其间有着大量难以言说的坚韧、复杂与微妙。而本文即想从其著述文体入手,深入讨论他晚年的复杂心境。

  一、诗歌中的遗民心境

  钱澄之晚年撰写的诗歌基本已收入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行的《田间诗集》。《田间诗集》所收诗起于顺治八年(1651),迄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共二十八卷。而康熙七年(1668)以后所撰诗起于第十五卷,其卷数恰好占《田间诗集》的一半,约七百馀首。此七百馀首诗中,极少遗民心境的出现。1668年,钱澄之刚刚从福建返回故乡桐城,心灰意冷之馀,故诗中多涉老、病,如云:"雄思侧眼青霄近,老态低头白昼眠。"(《赠汪子伦》其一)"酒兴减因豪太过,病根伏到老才知。"(《赠汪子伦》其二)"老卧沧江万虑灰,天心人事迥无猜。"(《闻雷》)亦感叹日常生活的艰难:"米贱僮还思继粟,菜香吾岂叹无鱼。"(《陵阳杂诗》)而回首往昔,自然空幻如梦:"往事已成庄叟梦,同人犹话义熙年。"(《宿张慎庵舫亭》)此时的钱澄之确已心灰意冷,筑屋名乐易堂,自号田间,专心田园生活。自此诗中多交游、唱和、田园、行旅之作。清水茂认为钱澄之晚年诗与早年诗相比,"社会批评性渐渐地减少,应酬诗增加了"⑥,确属实情。

  康熙十一年(1672)冬,时年六十一岁的钱澄之赴京师,寓龚鼎孳(1615-1673)处,流连一年之久,直至龚鼎孳翌年去世。时距甲申之变已近三十年,故国遗老,目睹巍峨宫阙,岂能无慨?但钱澄之刚刚抵达京师时,情绪似乎极为平静,一直到次年(1673)上元节,情绪才突然爆发。《癸丑上元登白塔寺》诗曰:

  寺传辽后旧妆台,为放游观趁伴来。南苑冰澌流渐漫,西山雪尽翠新堆。红楼下见端门近,紫禁平临金殿开。举目故宫浑未改,伤心一倍黍离哀。⑦

  当时钱澄之偶过白塔寺,本乘兴而来,以游人的身份入寺访古。颔联是诗人登塔之后,放眼所及北京冬日之景物。白塔寺位于阜成门内,颔联所见景物先南方,后西方。颈联则是诗人回头,再看向东边的紫禁城,不免枨触百端,遂以过周室宗庙、彷徨不忍去的前朝士大夫自居⑧。钱澄之随后又过煤山,赋《煤山》诗云:

  玄武门通一水环,君王遗恨满煤山。廷争未必南迁谬,驾出犹闻夜阻还。沧海日沉长此暗,青天龙去有谁攀。即今御苑伤心地,草渍啼鹃旧血斑。⑨

  登临白塔寺时所见景物,已触及钱澄之隐藏多年的遗民心事,迨行至煤山,遂一发不可收拾。煤山为二十九年前崇祯帝自缢之处,也是明遗民诗集中常出现的伤心之地。此诗首句写煤山之地理位置,次句言崇祯自缢事,"遗恨"带出颔联所说的"南迁"。先言"廷争",1644年2月,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庶子李明睿等建议朝廷南迁凤阳或南京,内阁极力反对⑩。而以随后的情势来看,南迁或可使明室延长国祚,这就是"未必谬"。"驾出犹闻夜阻还",似指崇祯帝于3月18日夜逼周后自缢后,携太监王承恩等数十人易服出东华门的事情。当时崇祯帝至齐化门(今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等处,均不得出。后至安定门,城门坚不可启,乃折返宫内(11)。假若崇祯帝当时能突围而出,天下或将是另外一番情势。以上二事,对钱澄之等遗民来说,皆所谓"恨"事也。颈联以"沧海日沉"、"青天龙去"两个意象来固定和深化其所"恨"。诗歌至此,已痛苦之极,但仍是述往事。末联则转至当下,写其本人伤心之态,表露其遗民心境。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6 03:58 , Processed in 0.0207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