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朝,尚书公,祥光公] 关于我祖尚书公渊源的辨析

[复制链接]
周吾 发表于 2012-10-8 1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我祖尚书公渊源的辨析
我始祖尚书公,字祥光,讳朝。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农历三月初二午时生,登宋崇宁庚辰科进士,时年28岁。因官至户部尚书,后世尊称为尚书公。不乐仕进,立朝未几即解组归田,于宣和年间偕同宗兄弟五人,自江西吉安府徒居湖南上梅,相约逢石下担,卜居高坪石脚,遗训后裔:“书可读,官不可作”(来源于我族谱书)。其后裔分布较广,遍及湖南邵阳、新化、怀化、益阳以及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地。我族各房谱自尚书公以下均源源可考,但就是尚书公以上世系,各房记载互异。以栗滩房为代表的新化亲房派系谱载我祥光公为肇忠之长子,其世系为:子春明叔毅再次开肇忠尚书。而以朝公房应森公裔及新宁亲房谱载我祥光公为唐末五代就徙楚的诚公五代裔孙,湛之子钦公之弟,其世系为:诚喜﹨乐钦﹨朝。而本房(乾溪房,尚书公第六世孙天一公裔)及高坪、石山、竹园、应法公裔、四川等房谱均断自尚书公,既不祖肇忠公,也不祖诚公。
在《中华周氏网》上,也有很多讨论尚书公世系的文章,其还专门开辟了《湖南监卿肇忠诚公尚书公世系》专栏进行研究,出现了很多具有争议性的文章,基本上是祖诚公一派者占绝对上风,他们以武冈应森公房1995年修的《周氏合修族谱》为依据,将我尚书公定为诚公的第五世孙,湛公之子钦公之第也。说我尚书公年少时回江西继承祖业,由江西籍登科官至户部尚书,再由江西迁湖南上梅(今隆回高坪镇)。对此一说,仍存疑点,我房及其他亲房均不认同。今综合我房1993年的六修谱、民国25年的《邵新武宁源流谱》、武冈应森公房1995年《周氏合修谱》,参考部分史料和网上关于这一讨论的文献资料,对我尚书公渊源一说加以辩证,以求一真!
肇忠世系之考证
新化亲房提出的肇忠世系一说的根据是尚书公的迁出地,当初他偕五兄弟自江西泰和坝上迁出,相约缝石下担。新化亲房将这一事实模糊从之,将五兄弟视为同胞兄弟,尊我尚书公为肇忠公长子,其他四祖的同胞兄长也。
我房在1993年六修谱时,在《源渊辞》中说道:“查世次明叔生毅再,毅再生次开,次开生肇忠,肇忠生尚书。然而明叔生于宋天禧元年丁巳(公元1017年),尚书生于宋熙宁九年丙辰(公元1077年),明叔59年竟能五世同堂,实难深信。且肇忠第五子士贤生于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公元1154年),与尚书公诞辰相差七十七载。嫡亲兄弟,相距七十七岁,亦难深信。幸我乾溪房雍正二年创修谱时,邑庠三辉公序:“始祖尚书公……于元符初年,偕伯叔昆季五人,散处湖南,而我祖则卜居高坪石脚建基焉”。由此可知,尚书公兄弟五人迁来湖南,并非嫡亲,只是同族又同班而已。所以,此界六修谱谍,不敢祖肇忠公。”所以本人在此对以忠肇为世系的说法不予累述,此说法疑点已经辨析得很清楚了。
现在主要的争论是集中在诚公这一世系上,且网上有很多的争议。其中有新宁亲房宗亲周毓海对此发表了很多文章,在此本人对他关注我尚书公渊源一事表示忠心的感谢。对他在《中华周氏》网上发表的《祥光公世系源流考辨》文章中提到:“(一)据本宗天一、天二及应森公谱载朝公系诚公五世孙,诚生喜,喜生仪,仪生湛,湛生钦及朝公房如新宁及邵阳井底鲁塘谱牒亦如此记载”。对他这一说我要提出异议。
我天一公在1993年六修谱中,在《渊源辞》中已经说明了不敢祖忠肇公,也不敢祖湛公也。其《后语》特别说明:“本谱属乾溪房谱,仍照我房一修谱原样,以尚书公讳朝字祥光公由江西迁湖南梅城石脚为始祖。……既不祖忠肇公,亦不祖湛公。因尚书公之父究为何人,尚有疑点未解,甚望后来贤哲,关心此事与兄弟房贤哲,通力合作,以求一真”。 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天一公房自一修谱之时起至今就未尊诚公为始祖也。
武攸《周氏合修族谱》史料之辨析
对于武冈应森公房在1990年七修谱及1995年《周氏合修族谱》中尊诚公为始祖,近日得以翻阅其1995年的《周氏合修族谱》,其谱确实下了苦功夫和费了大力气,我不由得佩服其有修筑通谱之意。对于其谱中史料,有几处我确实不敢恭维。其谱《凡例》中第四点载:“合修族谱一考实源流,画一班次为第一要义,98世祖诚公和103世祖梦磷公均出自江西太和县,原属一本。考太和周氏固沂渊公后裔也。第至梦字辈各自迁徙,相隔遥远,且旧谱采访不周,记载不详,即有失踪掉祖事实,谁祖谁派,莫由推知。本届合修谱鉴于梦熊、梦磷本是同宗兄弟,同划归于朝公系下。庶千百后世血统流传,再无失踪混乱之谬矣”。修谱本为溯本清源,弄清世系来龙去脉,但是就在这本名为诚公世系名下的联谱《周氏合修族谱》,因为梦磷公和我二世祖梦熊出自吉州太和县,就将梦磷公划归我一世祖尚书公系下,未免也太牵强附会了,贻笑大方。不说考究梦磷公和我朝公的生卒年代的先后,就说一个太和县,方圆百里地,自沂渊公至朝公百余年里,也有宗房之分吧。再者,自吉州太和县徙来高坪石脚的是我尚书公而非梦熊公也。其说“庶千百后世血统流传,再无失踪混乱之谬矣”,其这种牵强附会之说本身就在以谬传谬,其谱说实难采信。我想,至今在我族各房中流传尚书公有三子、五子、八子之说的各种版本就是这样传出来的吧!
再者《周氏合修族谱》注释七载:“据公元1994年清明节前,四川省荣昌县直升镇黄泥村亲房周世相来故地址采访,带来乾隆老谱得知:太平车祖德公,是道公之子晦公,邱家段是望公舅家,邱隐道公受害,道公为报恩使其长子德公入赘邱家,这是周邱复姓的由来。太平车裔当马坪天一公雍正一修谱之始,是乃嫡系失络,实而模糊其从,祖德公认天一公做父,祖宁为兄,……由于四川亲人指点,更加充实目光,误合三百年,始得逐忆毕露,予以纠正复回原裔即望公裔也”。
道公長子晦旧谱载:生殁葬失考。次子周昉字晦叔。《周氏合修族谱》撰写的《昉公传》:周昉字晦叔,望公之孙,道公之子。公天资不俗,禀性非凡。少时喜读书,好结友。慕朱熹之理学,绍仪公之高风。尝于紫阳先世所居之地,辟室为桂庄书院,自称为桂庄主人。时湖南提刑张声远,于嘉定甲戌中秋为晦叔大书“桂庄”二字,摩崖清风峡。友林居士史弥宁嘉定乙亥中秋赋诗二首,张国器嘉定丙子为桂庄题诗一首,均刊于崖。其他有武冈军判官郑城等题桂庄诗甚多,均模糊不可全识,全遍石林。嘉定年间公登上舍第,官兵部侍郎,后致仕,复讲学于斯。宝庆丙戌,史弥宁来知武冈,重建军学,补修紫阳书院,与昉公来往甚密,为倡研理学,常啸傲于庄,以养性灵,以娱天年。公素性好义,施舍祖业宅院田土,易此庄为山心法华寺(简称山心寺),延僧供佛,与乐予之。奈“庆元党案”之后遗,端平年间公忽诬削籍,然清风峡“桂庄”二字及题诗永刊于谱端,以俾后世也。
我今查本房谱,我天一公生于宋景定五年甲子,公元1264年。天一长子祖宁生元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次子祖德字贵卿生元大德十三年已酉十二月八日,公元1309年,而宋嘉定纪年为公元1208~122417年,由此推算晦公的弟弟昉公至少早在我天一公出生前40年就已经及第,兄在弟前,由此岂来的晦公认一个在自己40年后才出生的天一公为父?且昉公后来因庆元党案累及宗族(新宁钦公各房谱均有记载),晦公既入赘邱家,按照旧历习俗,子孙就得跟随母姓,又因后来的庆元党案累及宗族,其子孙岂不更需要隐姓埋名以求一保?
    再者,道公的长子即取名叫周晦,何来其次子又字晦叔,兄弟二人同名,由此也有疑点。
我乾溪房二世祖祖德公及妣邱氏本是迁住永丰二都(今隆回石门乡太平村)邱家巷婆家居住地,此乃一巧合。且我天一公一修谱牒在先,乾隆老谱在后,我房谱牒经历二修,三修,四修乃至五修,期间有经历民国25年楚蜀八房历两寒暑联修《邵新武宁源流谱》,族联广宜,我房先贤多次赴各亲房及楚蜀、云贵川等地阅谱参考,不见有误。而应森公房的《周氏合修族谱》不加细查考究,更没有向马平亲房进行考证,草率地将前后相差百余年的两个人等同于一人,将我乾溪房二世祖祖德公的世系更改在道公的世系下,实难以让人置信!
纵览应森公的《周氏合修族谱》,其谱多是对诚公原住武攸紫阳乡即今属新宁县马头桥乡石洞桥村蒋家宅院和诚公坟茔地的考证,图文并茂的列出了诚公及其子孙仪公、湛公、望公、昉公在紫阳原住地的一些事迹,其并未对朝公属诚公五世孙的疑点进行任何丁点的考证,更没有对朝公为诚公五世孙存在的疑点进行只言片语的叙述。殊知在民国25年的楚蜀八房编修《邵新武宁源流谱》时,关于朝公为湛公之子、钦公之弟存在的疑点,在那时就已经是一个共识了,在其三序一辨中均有体现,且当时凤山先生在回复执笔修谱的各房族老的覆函中写道:“接读三序一辨,文笔俱美,事实各有所主,皆不能定于一尊,谓祥光公兄弟五人同族不尽同胞似为可信,然逐敲定为钦公之弟,尚无强有力之证据,请添活笔以为转圆余地。”所以说,《周氏合修族谱》只能说是考证了诚公,也仅仅只能说是考证了诚公的故居,也并未考证朝公的渊源。
我乾溪房六修谱时在《渊源辞》中对应森公房七修谱似乎有矛盾之处作出了详细了说明,其《周氏合修族谱》内容牵强附会,不细查考究的草率行为,其谱载朝公为诚公一脉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以为信,仍需要加以考究。须知史为国魂,谱为信史,记事记人,切忌敷衍。若不详加考核,因其讹而讹之,则疑难迭出,错缪毕陈,上何以慰祖宗,下何以启后人?且一不慎,则难免有攀龙附凤之讥,拜墓崇蹈之耻也。
纵上所述,关于武攸应森公房在《周氏合修族谱》中把朝公列为湛之子,缺乏史料说明,不足以为信,我等仍持置疑的态度。
武冈县志关于朝公记载的辨析
在关于朝公上溯诚公世系的记载中,有亲房贤者提到了武冈宗亲周跃华于2006年编写的武冈《县志拾遗》中关于朝公的传记:“周朝,字祥光,湛次子,1077年(宋神宗熙宁九年)农历三月初二午时生,原住武岗紫阳石洞桥……周朝因江西籍入士,回乡又是隐居,故邵阳史志无记。”我本人虽未与周跃华进行联系求证他这一史料的来源说法,但是就其最后一句话断定,他的这一说法来源也是基于其家族的家谱中关于朝公的这一记载而作出的。他这一本身就来源于家谱的资料,现在又有人拿出来证明其家谱关于朝公为湛之子钦之弟的正统性,岂不自相矛盾了!所以我斗胆对这一县志记载提出质疑。
湛朝关系疑点的再探讨
在关于朝公上溯诚公世系的记载中,其迁徙记载是说朝公原住武冈紫阳石洞桥, 年少时奉命回江西收理祖辈产业,由江西籍登进士,官户部尚书,立朝未几,不乐仕进,即解组归田,再由江西吉安府迁湖南上梅石脚隐居。因其“立朝未几,不乐仕进,即解组归田”故宋史无记载,又因其是由江西籍中进士,回故地又是隐居,故邵阳地方志也不记载。对于这一说法,中华周氏网上也有多人提出质疑,本宗乾溪房及高坪房的先贤们也都提出了质疑,本宗继锦老先生在民国25年的《邵新武宁源流谱》中的《疑难辨》中就对此说提出了质疑,由民国凤山先生撰写的高平谱序中记载:“二疑尚书与诚公玄孙钦同父或非同父也,何言之?钦与父湛、祖父仪皆进士载在宝庆府志。我祖亦进士且官尚书何独见遗,是亦可疑也?或曰尚书回江西收理产业以旧籍登科,据武攸荛里新宁井底诸谱邹姓之祖亦有回江西收产业复来者,故不入宝庆志。然湛公亦有以邓州籍登进士之一说,何又一载一遗曰?”
宝庆府志何不载我祖朝公呢?针对其由江西籍中进士,故府志不记载一说,凤山老先生在百年前就提出问题“湛公也是由邓州籍登科,怎么就载入了呢?”为了让这一说法能立足,后人又提出“我祖尚书公回来是隐居”一说,故不载也。
查史料,方知当时武冈紫阳乡周诚一家为当地望族,一家三代三进士(后人说一家三代四进士,因本人质疑朝公不是湛公子而不提四进士之说),且诚公三世孙周仪在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成为宋代邵州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累官至谏议大夫,为真宗直臣,其创办的紫阳书院(因其官至谏议大夫,又称谏议书院)远负盛名,每日讲学其中,门徒数百,时湖南名士多受其学。周墩颐为官邵州时曾到此讲学。其子周湛最为出名,其发明“千文架法”为档案文书管理的始祖,其病逝于相州任所。这样一家庭与当地官府往来必然密切,既朝公为湛公之次子,要知我朝公是23岁才回江西,当时府官不可不知。且湛公病逝于任,朝公作为其次子不可不回籍守孝,要知岳飞在战事酣起中还在家为母守孝。所以说朝公既为湛之子其中进士不可不录入府志也。此乃一疑点也。
再者,我祖朝公登元符三年庚辰(公元1100年)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钦公登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官德州刺史。既朝公为湛公之子钦公之弟,弟比兄早三年中进士,三年时间,此消息不可不传到祖籍地武攸,要知道旧历中登科及第乃第一大光宗耀祖之事,而官府和众乡邻不可不知也。所以说朝公既为湛之子其中进士不可不录入府志也。此又一疑点也。
据史料:周湛,字文渊,生卒年月未祥。湛从小跟随做官的父亲南北闯荡,后来又把户藉迁移到父亲的任所邓州穰县(今河南省邓县)。宋真宗天禧二年(1019),周湛以邓州籍考生的身份,赴京科举,中甲科进士。而武攸应森公房与其他诚公裔房1995年的《周氏合修族谱》载:“周湛,字文渊,仪公之子,以邓州穰籍登宋天禧二年进士”。查皇帝纪年知天禧二年为宋真宗年号,为公元1019年。而我尚书公生于宋熙宁九年丙辰(公元1077年)。照此时间推算,我祖尚书公出生年与湛公登科进士相差了56年,尚湛公最早于年少16岁时中进士,其也相差72岁矣。年已古稀之人尚能生育难以置信也!
由此,那有人会说在百年前《邵新武宁源流谱》中列出的朝公为诚公五世孙做何解释?
据《邵新武宁源流谱》中序言载:“高平、乾溪、石山等房谱牒断自始祖祥光,而本宗应森公、天二、天三及外房井底、新宁等谱俱载祥为湛公之子钦公之弟,考钦公以宋崇宁二年登进士,祥公以宋熙宁九年诞生,为期二十六载谓为兄弟年代相符,且为紫阳坟山筹款诉讼,二公裔同抵孙姓不遗余力事实又有明,是祥光派诚公似可以统之矣。”由此可见,当时楚蜀八房长者因历史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并未考究湛公与朝公的相距年代问题,只是以钦公登科与朝公的诞生年代相距26年,为兄弟年龄相符,据此推断他们两个为兄弟关系。仅因如此,《邵新武宁源流谱》也只是作出推断,另做一《疑难辨》对钦朝兄弟这一问题进行质疑:“阅府志只载周钦世系并未载钦朝为兄弟……第钦朝同为进士何载钦而不及朝……然史志虽漏,而昔列周氏姓图,仪子湛既生二子又载钦而不及朝耶?”正因为有此疑点,所以《邵新武宁源流谱》通谱未果,撰写三序一辨,考录江西老谱世次,列出《虞夏世次纪》、《殷周世次纪》、《周氏汝南氏世次纪》、《江西汾翁公派衍世系》、至于监卿公派衍世系,则以沂滨公起列一总图,以统一尊,又列出《监卿公派衍世系图》、《尚书祥光公朝公派衍世系图》,以分派系。由此见,把朝公列为湛之子,我房先辈从未予以认同,认为其有很多疑点需要考究,也没有和各亲房达成统一意见。
至于为紫阳坟山筹款诉讼,二公裔同抵孙姓不遗余力事实又有明一说。有谱说当时孙姓渐强,而住紫阳的周姓渐弱而远之。作为当时的周氏一家,同住一地或相距不远,且均为来自江西吉州府的宗亲,面对外姓的欺凌,同仇敌忾,互相帮衬宣扬周姓为一家而未为不可矣?难道非要是一家才能同付讼费也?
纵上所述,一宝庆府志未载我朝公非遗漏。二从湛公生平事迹的年代和我朝公的诞辰来推算,其年代相差久矣,非父子也。
尚书公渊源究竟在哪
尚书公渊源究竟在哪里?至今族人都还无从知道。有史料和江西老谱载:最早徙楚的是子春之子明叔和正叔,监卿公“宦游”湖南后,其长子子春任湖广潭州刺史,卒于任,其孙明叔、正叔二公因而徙楚,一居梅邑,一居武攸。现正叔一派已经失考。那么,尚书公是否就是已经失考的正叔公的后裔呢?做这一猜想,是基于以下三点分析得出:
1、《新化周氏七修谱》中所载的世系把肇忠公和尚书七郎的先祖正叔公改为明叔公。于昊宗亲所传的《江西旧谱总论》中载:正叔公曾孙元伯公五子自泥田徙南楚,逢石立基焉。尚书七郎开高坪石脚派,宣义郎开石步河湾派,五七郎开石坡镜派,念四郎开小溪石城村派,五郎开石槽派。由是观之,祖宗之源流固可考也。
尚书公偕兄弟五人由江西泥田徙楚,缝石落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我高坪和乾溪的谱中,均对尚书五人是同胞兄弟做出了质疑,并得出是同宗而非同胞兄弟也。江西旧谱也有一说是同胞兄弟,那这一定不是空穴来风的记载,我猜想应该有其渊源可考究。早在百十年前的明叔、正叔就已经徙楚,而我族各谱中都有尚书公由楚地武攸回江西继承祖业,由江西籍登科之说。那么要是我祖尚书公为正叔公后裔的话,那回江西继承祖业的就不止我尚书公一人,还有在外地为官的肇忠再回祖籍江西地,他们同为子春公后裔,照此推算,我尚书公为肇忠公远侄也,那么江西旧谱据此将尚书公误认为是肇忠之子也就再理了。
2、当初尚书公偕兄弟五人由江西泥田同徙楚,为何落籍新邑之地?我尚书公为正叔公后裔,其原籍在武攸,而其余四人为明叔公后裔,他们的祖籍在新邑之地。尚书为长,且曾为官尚书,见多识广,社会阅历丰富,有护送之意。明叔公尚有其他后裔和田产仍在新邑,且尚书也为其他堂兄,最后选择在新邑落籍也就在情理之中。照此思路去推测,那高坪凤山先生在宗公五修谱中对尚书复来落籍楚地“与族兄弟复来,要及其出来必先居邵阳,后乃定其石脚,断未有远在江西即知千里余外有小小村落长子孙,只身迳往”的疑问可以解也。
3、我二世祖妣刘老太君(尚书之子梦熊公夫人)世居梅邑,原葬梅邑,拟改葬武攸,停柩磨阳隘,次早蚁涌成堆,故地名为蚂蚁祖山。既已葬梅邑,后拟改葬武攸,个中定有原因。刘老太君乃我梦熊公原配,生应万、应法、应森三公。肖氏乃我梦熊公的继配。从生年中考究,应万跟梦熊两父子相差年有37.应森为梦熊三子,综合肖氏为继配来考虑,那有可能我二世祖妣刘老太君逝世至改葬时应森公尚未成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应森公因往云南避难一事,在刘老太君逝世时尚未定居武攸。新邑和武攸相距千余里,刘老太君可能不是随意就决定改葬那里的。原因就只有一个,武攸尚有我祖地在那里,百余年来,因年久或是子孙远徙,那边祖地坟墓无人挂扫,刘老太君可能是要归葬在武攸的祖地,和先祖同眠一点,让后世跟扫。照此推说,那应森公往云南避难后定居武攸也就有根据了,应森公在云南避难后大发,既已大发,那就没有回来的必要了,要回来那就只有一点可以解释,那就思乡,在云南再怎么大发,毕竟还是一个游子,游子思乡心切,必然回来。既然是思乡回来,那一定要回原籍,何以最终偕子十二郎并女婿李再荣落籍武攸呢?唯一说明的就是武攸乃是其祖父的诞生地。
从年代考究,我尚书非肇忠之子,也非湛之子也。尚书公在宣和间要徙楚,在宋朝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其他同宗兄弟不太可能跟其随行,同来的必可能是跟其有某关联的同宗兄弟;尚书公是再次复回楚地,落担梅邑也是有原因的,和凤山老先生的疑问一样,要回也得先回原籍地,梅邑也正是其叔祖明叔公的原籍地,其必须先把其余四个弟弟带回其原籍地。综合后来刘氏祖婆移葬武攸,应森公回籍武攸来看,唯有我尚书公是已经在宋熙宁间就已经徙楚的正叔公后裔才可解答。
再有一点就是我应万公妣王氏当年往石槽省婶,因病逝于途,即葬于途中的寒婆山(当年往石槽省视婶母因病故彼处即葬彼地石子岭寒婆山)。王氏祖婆省的婶母是谁?当年尚书公偕兄弟五人徙楚,缝石落担的传说,那在石槽落担的是士贤公,尚书公的孙媳王氏省婶,那一定是士贤公的儿媳妇,这说明当时应万公跟石槽士贤公裔关系非一般也,从尚书到梦熊至应万公历三代,王氏祖婆生宋绍兴29年己卯公元1159年,从尚书公徙楚到王氏省婶,历有近百年,在百年后,王氏祖婆冒着年老体迈之身前往数十里之遥的石槽省婶,最终病故于途,要是不是有较近的直系婶母,恐怕难以解释?唯有我尚书公同其都为子春公后裔,一为明叔公五代孙,一为正叔公世孙。
尚书是已经失考的正叔公世孙,这只是本人在排除武冈应森公的《周氏合修谱》中关于尚书公世系的定论后,针对现在流传的尚书是回祖籍江西受理祖业,在江西登科后再徙楚的说法,综合明叔、正叔两兄弟早就徙楚,一居新邑、一居武攸的事实,大胆对尚书公渊源做出的一种猜想,个中缘由,还需要一步步的去加以考证。有新宁亲房宗亲周毓海已经考证过诚公和正叔公是不是同属一个人的问题,但至于我尚书公是不是就是正叔公的世系还没有人去考究而且目前也没有史料可以考。前几日在网上聊天得知新邵梦龙公后裔周后英宗亲说其家谱中有关于正叔公的记载,期盼一见,看能否寻得一点蛛丝马迹的线索。
至于究竟尚书公世系为何?是不是其先诞生在楚地,再回江西受理祖业?要真是这样,那现在归为诚公一系从年代来考究已不可能,那就唯有正叔公这一世系脉络可证。抑或其本就是世居江西而徙楚因某种原因到楚地后再改其名字称号了呢?种种疑问和猜想,还需要深入调查,详加考核,切实弄清渊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贡献 +10 红包 +10 魅力 +10 收起 理由
周和昌 + 10 + 10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周学生 发表于 2012-10-8 16: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吾宗亲考证严谨,精神可嘉。我在《郑溪周氏族谱》(原永宁胜乡曲石)中看到部分关于正叔公世系,摘录供你参考。
监卿——子春——正叔——斗祥——次周——建来(只注有:迁潘阳)。
另外,你文中有“尚书公偕兄弟五人由江西泥田徙楚,缝石落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之说,如属彥卓公后裔,应当已迁徙到永新胜乡了,而不是泥田,请周吾宗亲再斟酌。
周继业 发表于 2012-10-10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吾宗亲:您好!你说:幸我乾溪房雍正二年创修谱时,邑庠三辉公序:“始祖尚书公……于元符初年,偕伯叔昆季五人,散处湖南,而我祖则卜居高坪石脚建基焉”。由此可知,尚书公兄弟五人迁来湖南,并非嫡亲,只是同族又同班而已。我认为伯叔昆季五人,是指嫡亲兄弟五人,从古代到解放之前亲兄弟都可称伯叔昆季。我还认为湖南合谱可能是由于考证不周,把尚书公与朝公两人混谈为一人了,肇忠公第五子士贤生于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公元1154年),与尚书公诞辰相差七十七载,嫡亲兄弟,相距七十七岁,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既然把尚书公与朝公两人混为一人,就有可能把朝公的出生时日当做尚书公的出生时日了,这只能是我的推测而已,不知正确与否?望宗亲们多方考证。另徙楚的应该的正叔公,明叔公的后裔在《瑜公四修主谱》里有明确的记载。但正叔公就没有记载了,这就有求泥田的宗亲们了,但与他们联系了几次,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与他们联系真的很难。我也是肇忠公五子士贤公的后裔,愿与宗亲们研讨族谱上的疑难问题。好,再见!
 楼主| 周吾 发表于 2013-3-18 14: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继业 发表于 2012-10-10 14:26
周吾宗亲:您好!你说:幸我乾溪房雍正二年创修谱时,邑庠三辉公序:“始祖尚书公……于元符初年,偕伯叔昆 ...

恩,我们一起努力,你的电话?我的是13973551221
丰都周晓 发表于 2013-3-18 16: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湖北长阳周氏支族。我家有一套清朝道光23年周氏家谱,祥细记载我先祖诚公道我祖周先成公的世代谱系,如下:1诚---2喜---3仪---4湛---5钦,朝,我们是朝公后代。
5朝---6梦熊---7应法---8甲叟---9世兴---10继孙---11宗贵---12必荣---13文清---14志瑛---15景鹏---16廷兰---17兴儒---18万柏---19大贞---20宗位---仁福大,仁禄二,仁祚三,仁祥幺房。
我们是仁祥公之后,大房仁福,幺房仁祥二公于清朝雍正初年来湖北长阳,二房仁禄公迁湖南益阳十三里,三房仁祚迁重庆万州东门外,21仁祥---22永定---23世乾---24荣名---25先成---26维选---27继文---28述尧---29裕全---30后成。
长阳都镇湾水竹园周氏家族。家谱派序是:
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叙本天定,彜伦在人全,莫烈由今紹,奕叶谱相传。
我是“后”字辈,我先祖仁祥公在清朝雍正年间由湖南邵阳迁湖北长阳都镇湾水竹元,来长阳有300多年了。联系电话:13886699148,QQ:402980882。
本文摘自: 中华周氏网(www.chinazhou.com)
详细出处请参考:
http://www.chinazhou.com/forum.p ... re_pos=2&ext=CB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3-28 18:14 , Processed in 0.0224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