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原,周文化是其奠基石

[复制链接]
春天 发表于 2019-12-23 2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根在中原
周万俊

【核心提示】中华文化中的礼乐文明的社会架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处世哲学。敬宗祭祖报情彰德的宗族信仰,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伟大性格。组成了中华文化无可匹敌的文化特质。它将以无比贴近宇宙自然发展规律,贴近人心和人性的天然属性,超过世界上任何的宗教文化而成为主宰世界的文化,成为实现“天下归公,世界大同”的主流文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我们应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吸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化必将成为人类21世纪全世界的主流文化
中华文化浩瀚如海,其独特的文化特质造就了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绵延不绝。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唯剩其一,不能不说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微妙和神奇。究其根本,中华文化的遵循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家国情怀、敬宗祭祖的哲学思维,是成就其文化特质的核心基因。它足以证明了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的政治治理结构是符合宇宙自然发展规律的。纵观全球,从历史、近代、现代和今后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中华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以及将来全世界的主流文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以及“一带一路”伟大事业的实施,更加证明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连续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市电视台的播出,极大地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华文化中的礼乐文明的社会架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处世哲学。敬宗祭祖报情彰德的宗族信仰,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伟大性格。它将以无比贴近宇宙自然发展规律,贴近人心和人性的天然属性,超过世界上任何的宗教文化而成为主宰世界的文化,成为实现“天下归公,世界大同”的主流文化。它一定能为人类消除战争,消灭贫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起到决定作用!我们应该为我们拥有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原
根据考古发现,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夏都宫殿遗址、偃师商城宫殿区遗址、东周王城王陵遗址、汉魏故城宫城正南门遗址、汉魏故城永宁寺遗址、汉魏故城灵台遗址、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东汉太学遗址、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圆形宫殿遗址、隋唐洛阳城明堂遗址,等等这些遗址是凝固的历史,是地下的文化宝库,近年来已被一一打开,        “给我一天,还你五千年。”表明了中原洛阳昔日的辉煌。对这些遗址,穿过时间的隧道,追随文明的足迹,倾听先人的馨咳,必将转化为乡恋乃至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情,考古的发现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根系就在中原。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庙在商丘睢县(每年的大年初一你永远可以看到几万人在排队敬香)。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的国都就在洛阳偃师二里头。中国第二个朝代商王朝第一个国都就在商丘,后来迁移到商城(郑州),最后到迁移朝歌(安阳)。中国第三个朝代周朝共历经八百年历史,西周300年在西安附近,东周500年在洛阳。而周王朝(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所产生的周文化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泉。他的形成和发源地均在发生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大地。
孔子入周问礼表明,以周文化为核心的河洛文化,它的原创精神、综合性质、兼容气度和实践品格,凛凛然,已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他的主流优势和智慧魅力,对周边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秦晋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凝聚的力量,由此而上升演变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
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礼崩乐坏,王权制约减弱,致使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清楚的知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一不产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原大地。  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创群经之首。周公营洛而制礼作乐,创礼乐文明。老子出关而作道德经,创处世哲学。孔子入周问礼,而创儒家学说。还有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以及苏秦、张仪、孙滨、庞涓、商鞅、白起、蔺相如、廉颇等等学术流派和风云人物。为璀璨的周文化,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写下了永久的、不朽的、光辉的篇章!几千年来,《周易》《周礼》《道德经》《论语》《庄子》《荀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无一不在规范和指导着我们的各种行为,我们今天的座位排序,婚丧嫁娶,敬宗祭祖以及礼、义、仁、智、信等等无一不在继承着这千年不变的周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原是有大量历史根据的、是不容置疑的。
三、中华文化的敬宗祭祖报情彰德宗族信仰
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邦,来源于周文化的礼乐文化,而礼乐文化则来之于周代的祭祀习惯。祭祖联谊,强化了同宗同祖的人伦意识和认祖归宗的心里,必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周代以来,周公制礼作乐,彻底改掉商代敬鬼事神的巫派做法,崇尚以人为本,敬宗祭祖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报情彰德的宗族信仰,这种宗族信仰构成了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细胞。因此,在中华文化之中,敬宗祭祖就成了各个姓氏以及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每年的陕西黄帝陵国家级祭祖和新郑黄帝陵国家级祭祖,吸引了无数的海峡两岸同胞和世界华夏游子,他们为了敬宗祭祖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与我们一道在华夏始祖的陵前,彰显我们祖先的功德,报答我们祖先的恩情,为祖国的复兴做出了无数的贡献,中华文化的敬宗祭祖报情彰德的宗族信仰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默默地做着贡献。
例如,2005年10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赴沈阳祭祖,2006年4月,偕家人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马崎村祭祖。此后又分别在2007年和2014年前往沈阳祭拜外祖父母。除了西安、沈阳和漳州,连战祭祖的足迹还到过山西和湖北。还有,徐姓在安徽泗县祭祖、张姓在濮阳祭祖、李姓在鹿邑祭祖、王姓在洛阳灵山祭祖、刘姓在鲁山祭祖,黄姓在潢川祭祖,陈姓在淮阳祭祖,林姓在卫辉祭祖,郑姓在荥阳祭祖,茹姓在渑池祭祖、郭姓在三门峡祭祖等等,这种中华民族的敬宗祭祖报情彰德的宗族信仰正在引导着中华民族走向和平、统一、团结、富强的民族复兴之路。
四、世界周姓主要三支的始姓祖以及始姓祖发源地
根据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世界周姓主要三支的始祖、宗祖、始姓祖和始姓祖发源地分别为:
周文王四子--姬旦说
周文王四子姬旦将孙子周赤页改姓周。根据《周公家谱》记载,姬旦因其采邑在周太王所居之地,被称为周公。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次子,名伯羽(又名君陈、仲翼),在朝中袭周公爵位,采邑在周,为成王、康王冢宰,成王时赐族氏,伯羽后裔以爵为氏,称为周氏。将两个儿子改姓为周赤页,周赫。
这一支周姓的始祖是姬旦,宗祖为姬伯羽。姬伯羽的长子周赤页为周姓始姓祖,发源地在周太王所居之地--周原。山东和东北的周氏宗亲大部分也以姬伯羽的长子周赤页为周姓始姓祖。
东周开国天子周平王庶子--姬烈说
周平王庶子姬烈第21世孙周仁改姓周。据宋朝人郑樵所作的《通志 氏族略》记载:“周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东周初年,周平王姬宜臼封少子烈为汝南(今河南省叶县东北)侯,被当地人称为周家,传至第19世姬邕,东周时为秦所灭,秦朝在其地置汝南郡,姬邕为纪念故国,将自已的孙子改姬姓为周姓(周仁),以示不忘本,并世代相传。
这一支周姓的始祖是姬烈,宗祖是姬邕之子姬秀,始姓祖为周仁,发源地在河南省平舆县境--安城。周仁在此开创周氏汝南堂,为汝南堂始祖。
东周末代天子--姬延说
周赧王庶子姬炯第一代孙周平山改姓周。据清朝人郑樵所作的《通志氏族略》记载:“赧王为秦所灭,黜为庶人百姓,号曰周家,因以为氏焉”。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周朝后,周赧王被黜为庶民,除周赧王姬延的嫡长子孙继续姓姬外,有的子孙因祖辈为王,遂改作王氏。有史料记载周赧王庶子姬炯迁居沛,成为沛郡周氏始祖。于公元前271年生将自已的孙子改姬姓为周姓(周平山)。周平山生周勃。周勃生二儿子周亚夫。
这一支周氏的始祖是周赧王--姬延,宗祖是周赧王的的孙子姬伯阳,始姓祖是姬伯阳的儿子周平山,发源地为--西汉沛国。周赧王的直系裔孙--周亚夫开创了周氏细柳堂,为细柳堂始祖。
目前,有周氏宗亲在河南汝州祭祀周赧王,对团结周氏族人,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我的家谱记载,我是周敦颐31世孙,周赧王79世,周平王99世,周武王110世孙,作为周赧王直系后裔我举双手赞成,并且我也是最初发起人之一,但是说周赧王是汝南堂始祖,我不敢苟同,烦请主办方再请专家给予考证。
试想:周平王少子姬烈的21世孙周仁在平舆开创周氏汝南堂,属于天子旁系。而周平王21世孙周赧王属于正统天子直系,即使失国后孙子改姓周,也不可能加入属于天子旁系的周氏汝南堂,何况周赧王的直系三世孙周亚夫开创了周氏细柳堂也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周姓主要三支的始姓祖以及始姓祖发源地研究清楚了,因此,我建议:世界周氏应该像其他从姬姓分出的姓氏一样,每年应祭祀我们周姓每一支的始姓祖而不是每一支始姓祖的先祖。
即:祭祀地点和始姓祖分别是;
陕西省周原的周太王陵,祭拜始姓祖周赤页。同时祭拜姬旦。
2,河南省平舆县境安城遗址,祭拜始姓祖周仁。同时祭拜姬烈。
3,河南省汝州市周赧王陵,祭拜始姓祖周平山。同时祭拜姬延。
今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要求每个姓氏研究写出(**姓氏志)。找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姓氏的始姓祖以及始姓祖发源地。力争3--5年内,合并出版(河南省姓氏志)。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也已经安排部署,成立了“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敬宗祭祖委员会”,其目的就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牢记我们祖先的优良品德,发扬和光大中华民族祖先的家、国情怀。在祭祖的同时增进我们的血脉相依关系,加强我们宗亲的联谱联谊,为始姓祖发源地的县域经济建设增砖添瓦,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中华文化万岁!
            河 南 省 周  文 化 研 究 会  常务副会长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周姓委员会 秘  书  长
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洛阳分会   会      长  周万俊
2019年4月17日
参考资料:《史记.周本记》《史记集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华周氏联谱·古代卷》《人向汝坟思父母  从知王化及周南》《史记  苏秦列传》《元和姓纂》《周赧王嫡派沛国周氏考》《中华姓氏通史·周姓》湖南祁阳敦睦堂《周氏族谱》《周姓史话》
《通志氏族略》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3-29 01:19 , Processed in 0.0212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