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学术报告:周人从周原崛起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23-1-7 2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术报告:周人从周原崛起
高强 岐山周文化研究会 2023-01-06 16:53 发表于陕西
图片一、周人来历
  1、天降周人(神话说)
    《史记·周本纪》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诗经·大雅·生民》也有类似说法。
    感生说。《说文解字》曰:“古神圣母感天生子”。天降后稷,祖先的神圣化。母系说。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农神说。巨人迹,践之,生后稷。
    2、炎黄子孙(历史说)
    《国语·晋语》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水经注·渭水》曰:“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姬水(漆水)、姜水(清姜河)都在渭水流域,都与宝鸡有关。
    周人姬姓,黄帝之后;母族姜姓,炎帝之后。周人是黄帝族后裔和炎帝族后裔联姻的产物,是炎黄子孙。
    3、源于晋南(东来说)
    钱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提出周族源于山西西南部。主要依据一是周人早期居住地的“豳”即“邠”,而“邠”与汾河的“汾”通;二是周人尊夏,以夏人后裔自居,而夏都阳城在今天山西夏县一带;三是在晋南闻喜县有姜嫄、后稷的传说和纪念性的庙宇、墓冢等。
    周成王封其弟唐叔虞于晋,因此晋南有纪念周人先祖姜嫄和后稷的庙宇、墓冢。山西几乎没有发现先周文化遗存,晋南说缺乏考古依据。
    4、源于陕北(北来说)
    沈长云先生认为,周人出自白狄,来自陕西东北部、山西西北部。主要依据一是周人为黄帝之后,而黄帝是戎狄之祖,来自北方。黄帝族是游牧族群,涿鹿之战发生在河北。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可能是黄帝族都城;二是周人早期居于豳地,窜于戎狄;三是郑家坡先周文化吸收了朱开沟(鄂尔多斯)文化、李家崖(清涧)文化。
    黄帝族起源于黄土高原,但未必是戎狄。周人曾经居于豳地,但并非戎狄。郑家坡文化受朱开沟文化影响,但并非源于朱开沟文化。
    5、源于泾渭(土著说)
    学界一般认为周人源于泾河、渭河流域。依据一是《史记》等历史文献;二是以漆水河流域为中心的郑家坡先周遗址。漆水,又名漆水河、杜水、好畤河、武亭水等,源于麟游庙湾,经麟游、永寿、乾县 、扶风,至武功白石滩入渭河,全长151公里。漆水位于渭河与泾河之间,泾渭之间是炎黄部族的发祥地。

图片

二、何为周原

    1、周原范围
    史念海先生认为,大周原在一山三水之间,即千河以东,漆水以西,岐山以南,渭河以北,包括今岐山、扶风、凤翔、杨凌大部,眉县、陈仓、武功、乾县、永寿各一部。
    小周原指周原核心区,即周原遗址,在岐山、扶风交界。凤雏宫殿遗址、召陈社祭建筑遗址、李村铸铜作坊遗址、西周城址。毛公鼎、大克鼎、庄白窖藏、董家窖藏等青铜重器皆出土于此。
    2、周原地位
    周原是适宜农耕的好地方。先周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周原甲骨文里、西周青铜器铭文上,皆有“周”字,其形如“田”字。郭沫若先生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诗经·大雅·绵》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汉书·地理志》称雍州“厥土黄壤,田上上。”雍州主要包括今天陕西中部、陕北南部和甘肃东部。周原是雍州的腹地,地肥水美,适宜农耕。
    周原是适宜祭祀的好地方。《史记·封禅书》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黄帝时代雍州就是畤祭天地、五帝的地方,直到周秦西汉时仍然如此。
    周原是早期中西交往的桥头堡。周原所在雍州位于九州最西端,关陇地区是周人、秦人能够控制的最西部,秦未真正控制河西走廊。1980年,召陈遗址出土两件西周蚌雕人头像,是骨笄的帽部。长脸窄面,高鼻深目,显系欧罗巴人种,很有可能是中亚塞人。这比张骞出使西域早了700多年,是中西交往的重要物证。
    早期中国,周原得风气之先。粟类作物的传出和麦类作物的传入,彩陶的传出和金属冶炼技术的传入,周原皆为孔道。

图片
    三、古公迁岐
    古公亶父避戎迁岐,建立姬姜联盟,奠基周原,这是周人历史的战略转折点。姬姜联盟兴则周兴,姬姜联盟衰则周衰。
    经过古公、季历、文王、武王四代苦心经营,终于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人从古公迁岐到平王东迁,在宝鸡经营了大约三百多年,其中在周原建都近百年。
    周原有周人的宗庙、宫室、采邑、墓葬,是周人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是周人魂牵梦绕的故都、老家、圣地。周原是周人崛起的舞台,周人是周原这部大戏的主角。
      四、太伯奔吴
    1、太伯何人?
    太伯,又称泰伯,古公亶父长子,其弟仲雍、季历。
    2、为何奔吴?
    古公欲传位给小儿子季历,明里说是看好季历的儿子昌(文王),实际上是为了巩固姬姜联盟,因为季历的母亲来自姜姓族。
    3、礼让?避祸?
    礼让不免有些美化,避祸则过于消极,避让更符合实际。儒家因此对太伯推崇备至。
    4、吴在哪里?
    江苏无锡?宝鸡吴山?开始到了吴山,后裔或迁至江苏。

     五、文王有德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曰:“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史记·周本纪》曰:后稷“好耕农”“有令德”;公刘“百姓怀之”;古公“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季历“修古公遗道,笃行仁义,诸侯顺之。”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季历之法,笃仁,敬老,慈少。”周文王是周人美德的集大成者。
    姜太公钓鱼,钓来了周文王,钓到了安邦定国的机会。文王访贤,访得了姜太公,访得了伐纣灭商的贤人。愿者上钩,贤者上钩。直钩难钓钓来两贤士,璞石易安安得八百春。
    虞芮争土。虞国和芮国是两个小诸侯国,为一块土地争执不下,两国国君听说西伯有德,处事公正,就派人去周原请西伯裁决。虞芮之人进入周的地界,发现种田之人相互让地,行路之人礼让长者,一派和谐景象。虞芮之人羞愧难当,“我们所争周人认为是耻辱,还是别见西伯了吧,免得自取其辱。”于是返回本国,将争议之地搁置起来,称之为“间原”。
    灵台葬骨。灵台是观察天象的高台。修建灵台时挖出一堆白骨,指挥施工的官员认为,这些都是无名无主的尸骨,不必劳心费力,随便丢到哪里算了。文王严肃地说:“拥有天下者就是天下共主,拥有一国者就是一国之主。既然遗骨是从我们周的土地上挖出来的,我就是他们的主人,怎么能说无主呢?”下令妥善安葬遗骨。天下百姓无不感动,纷纷称赞文王仁慈。
    臊子面的来历。相传文王斩渭河蛟龙,为民除害,欲分享龙肉,因人多而切成肉丁,回汤锅中。这是文王有德的又一例证。臊子面未必始于文王。距今4000年小麦传入中国,青海喇家遗址出土距今4000年的面条。周代底层食用小麦,汉代小麦仍为辅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唐代小麦才成为北方主食。这些被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研究所证明。小麦不易加工,汤饼始于汉魏,臊子面兴于宋明。
    臊子面与文王有关,与周礼有关,是周礼的遗存。臊子面是脤膰礼(分胙礼)、馂馀礼的遗存。馂馀礼就是分食祭品,“吃剩饭”,“福巴子”,回锅汤。脤膰是宗庙的祭肉(胙),《谷梁传》曰:“生曰脤,熟曰膰。”祭祀礼成后参与祭祀者分享祭肉。分胙礼的作用一是沟通人神,二是亲睦宗族。臊子面的本意是通过分食与共享,增进宗族成员感情,增强宗族凝聚力。
    周人尚未伐纣,天下尚未归周,人心已经归周了。“密须(甘肃灵台附近的一个小国)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时,纣王七十万大军“皆无战之心”,“皆倒兵以战”。

      六、周公制礼
    1、周公其人  
    周公,文王之子,辅佐武王灭商,建立西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平定管蔡之乱,营建东都洛邑,继续分封诸侯,巩固西周政权,然后还政于成王。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勤政为民。曹操曾赞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周公制礼
    周公在继承和损益前代礼乐的基础上,创制了周礼。提倡“明德慎罚”“德主刑辅”,主张以德治国,被尊为儒学鼻祖。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主张“克己复礼”晚年他感叹“不复梦周公矣”!
    周公制礼主要是实行分封制,完善宗法制,维护等级制,改造旧礼仪,创设新礼仪。
    3、在哪制礼?
    周公采邑在岐山周公庙一带,周公制礼有个过程。周礼初创于岐周(周原),成熟于宗周(镐京),完善于成周(洛阳)。
   4、礼是什么?
    《说文解字》曰:“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礼从物质层面上看是行使礼仪的器物,从制度层面上看是礼仪制度,从精神层面上看是等级观念。青铜器是周礼的重要载体。
    5、礼有何用?
    第一,礼是区别人类与禽兽、文明与野蛮的标志。《礼记·冠义》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诗经》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有文明性、进步性。
    第二,礼是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体现。《礼记·曲礼》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有不平等性。
    第三,礼是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准则。《礼记·仲尼燕居》曰:“礼也者,理也。”《论语·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有强制性、法律性。
    6、礼的内容
    周礼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具体内容收录在《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里,合称“三礼”。
    吉礼是祭祀之礼,“取以善得福,是谓之吉礼。”《礼记·祭统》曰:“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对象很多,主要有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五岳、四渎(江、河、淮、济)、五镇(西镇吴山、东镇沂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先祖、历代帝王、先圣先师、先农先医,等等。“天地君(国)亲师”是祭祀对象的总代表。
    凶礼是哀悼救灾之礼,其中丧礼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丧礼有42个节目,有五种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及不同的丧期(三年到三月不等)。“三年之丧”是指子为父、妻妾为夫、臣为君守丧。“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礼仪制度。《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宾礼是天子、诸侯、士接待宾客之礼。士相见礼是士与士相见之礼。初次交往需要有人引荐,经对方同意后,执挚(雉)拜访。主人经过请返,再请返,辞挚,再辞挚,然后受挚,会客,送客。次日要回访,“还挚”,才算礼毕。礼尚往来,重“礼仪”轻“礼物”。
    嘉礼包括饮食、婚冠、宾射、贺庆之礼。男子二十而冠,行冠礼,即成年礼(成丁礼);女子十五而笄,行笄礼,至此男女可以谈婚论嫁。
    射礼并非单纯的军事训练,而是儒家教化人们修身正己、反躬自省的一种方式。孔子是射礼高手,“观者如堵”。《礼记·射义》曰:“射者,仁之道也。”“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发而不中,反求诸己。”射礼蕴含着哲理。射得是箭靶,更是道德与人生。图片

      七、何以崛起
    第一,举了一面好旗帜。周人高举崇德尚礼大旗,以德服人,以德取天下。此乃天时。
    第二,占了一块好地方。周人占据了“堇荼如饴”、土地肥沃的周原。此乃地利。
    第三,结了一个好同盟。周人与姜姓族联姻,建立了强大的统一战线。此乃人和。
    第四,找了一批好帮手。“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周人崛起的历史证明,人才是事业成败的第一要素。此亦人和。
    周人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崛起自然水到渠成。
图片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 导师,曾任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 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兼任陕西省中共党 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 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宝鸡市 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周峰[金祥]北京浩天威熏疗法创始人提供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3-1-7 2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唤民:
周峰转发的帖内容全面,读后深醒,谢之。

周峰[金祥]北京浩天威熏疗法创始人:
@周唤民 秘书长,您好,大凡周氏家族如果想寻根溯源就必须要尊重历史的记载和年代的顺序,周姓初始为周是从伯羽开始,始从周,随之而来才有不同阶段性始迁祖的历史,而不是颠倒是非,乱了西周为先之,而东周为后之,赧王为亡之的历史变革,所以说,周氏一族,都不应该乱认别支的祖宗,如果一个家族的始迁祖不去尊重的话,而是去嫁接所谓靠“名人”之祖,这样的话就是大逆不道,也乱了宗法制,像这样的感觉难道不可以让众亲分清主次的历史吗?
正如汝州周氏文化研究会去做的一个所谓“周氏祖地”的历史,是从何处说起,又从那里找到了依据,试问:周姓姐祖为后稷是我们的唯一周氏始祖,而周文化的起源,历史上是从岐山为起源之地,那么东周与赧王到底是多少年,我相信每一个周人都可以一目了然,然而,很多人乱编撰的周氏起源其历史记载,又在哪里可以找到根源。
周金亮 发表于 2024-3-10 20: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氏家族人财两旺,兴旺发达,
周金亮 发表于 2024-3-11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河南淅川县清末时期迁陕西商南的宗亲信息。若有请联系:13891406088
周金亮 发表于 2024-3-14 1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人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崛起自然水到渠成。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9 03:56 , Processed in 0.0201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